查看原文
其他

很多新西兰人今天都自发穿上了这件衣服,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先驱酱 中文先驱 2020-02-09



今天

你可能会在新西兰的街头上

看到很多

身穿粉红色T恤的人


Why


因为今天又到了

对抗和鄙视校园霸凌的

粉红日

(Pink Shirt Day)



在这一天

所有人都可以感受到

安全

重视和尊重


每年

所有的学校

工作场所

或者个人

都会积极热情的参加

这一项活动

来反对校园暴力

欺凌



1



去年上映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让很多人感到了共鸣。


片中多次的校园欺凌,改变了5名主角原本应该非常美好的校园生活……


同学冷眼旁观,学校流言四起,施暴者一次次地伤害弱势同学,最终让受害者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虽然只是一部电影,但类似的事情却一直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青少年的恶,更加让人不寒而栗。因为他们根本不清楚什么是底线。


不论这个题材的电影拍的好不好,但它总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回忆起曾经被侮辱、被暴力对待或被孤立的情景。


还有那种发自内心希望有一个人能够帮助自己,给自己反抗的勇气。


样貌出众、成绩好、负责任甚至是汗味重都有可能成为别人欺负你的理由……


校园暴力已经引发了无数的悲剧。有些人因为年轻时遭受的霸凌而形成了不健康的性格,也有人因为受不了霸凌而自杀或杀人……



2


不管是哪个国家,几乎每过几个月,都会有一些极端的霸凌事件登上网络热搜:


美国:


2010年,因为在学校里被几名学生霸凌,麻省的15岁女学生菲尼克斯·普林斯自杀。


2012年,田纳西州14岁的菲利普·帕克因为同性恋被霸凌而自杀。


2014年,爱荷华州14岁男孩Kenneth Weishuhn因为同性恋被霸凌,受到死亡威胁而自杀。


中国:


浙江省温岭市女孩在网络上遭万人凌辱,结婚生子后仍然不敢与人交朋友。


江西永新,9名小太妹围殴跪在地上的一个女孩长达5分钟。被害者是学生会成员,被打原因仅仅是因为自己尽职尽责。


新西兰:


2018年,奥克兰一12岁男孩长期遭受校园霸凌,教育部特批跨区转校。


2018年,奥克兰的一名女学生在学校被霸凌2年之久,她的母亲忍无可忍亲自去把施暴者暴打。


澳大利亚:


昆士兰州12岁男孩被欺凌,曾两次试图自杀。儿子的父亲暴打施暴者。



3


Pink Shirt Day来历



2007年的加拿大,一位转校生第一次踏入新学校的大门。仅仅是因为穿了一件粉红色T恤,他就被人认为是同性恋,随后遭受了很多的骚扰和辱骂。


有两名同学无法忍受这种霸凌行为,他们随后购买了50件粉红色T恤,并通过网络要求其他同学一起穿着粉红T恤上学以帮助新同学对抗校园霸凌。



让人感动的是,第二天上学时居然有数百人齐刷刷地穿着粉色衣服……


被欺负的同学立刻走出了被霸凌的阴影;而且从这以后,该所学校再没出现过霸凌事件。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加拿大,随后又在美国、英国和新西兰等国家广为流传。


自2009年起,新西兰也开始在5月发起“粉红日”活动,来对抗和鄙视校园霸凌行为。


不论是在新西兰还是在中国,用“非常普遍”来形容校园暴力的存在一点也不为过。



4

新西兰的校园暴力


很多人在来到新西兰后,都会被当地人的友好和善良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不知什么原因,新西兰的校园里却也充斥着各种的霸凌……



新西兰教育审查办公室于5月13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新西兰中小学里的欺凌情况极多,甚至在一些最好的学校也无法幸免。


这份报告于去年年初对136所中小学里的1094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报告显示,46%的小学生和31%的中学生都反映说他们曾在学校遭遇欺凌。



然而,实际的欺凌率应该更高,因为四分之一认为自己未被欺凌的学生都透露说他们曾被威胁过或者被打过。

而且大多数孩子都表示,他们学到的抵抗欺凌的策略并不管用。


报告称,“欺凌行为在新西兰学校普遍存在,欺凌问题对学生的健康和成绩影响很大。”



这份报告发现


男孩(41%被欺凌过)比女孩(33%)更容易受欺负,但“性别酷儿”的境况最糟—— 58%都在学校受过欺凌。


毛利学生(42%)和欧裔学生(40%)被欺凌的比率也很高。太平洋岛裔学生(36%)和亚裔学生(32%)被欺负的比例相对较低。


辱骂、贬低和戏弄是最常见的欺凌形式,36%的儿童都反映说,他们每个月都至少遭受过一次口头虐待,而有部分学生则说他们每天都在经历这些。


近四分之一的受访学生表示,他们每个月都至少被人打过、推过、踢过或者掐过一次。


12%的学生在接受调查前的一个月里曾在手机或电脑上遭受过网络欺凌。

无论学校环境好坏,学生在校被欺凌的比例差别都很小。



在学校风气被评为“不令人满意”的学校里,超过一半的学生都曾受到欺凌。

在风气“令人满意”的学校里,被欺凌学生的比例仍有47%。即使在风气“很好”的学校里,也有38%的学生遭遇过欺凌。



5

中国的校园霸凌


中国的校园霸凌情况也非常普遍,而更让人担心的是,国内在这一问题上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少的霸凌在家长和老师眼里或许只是同学间的小打小闹,但就是这些事情却有可能成为孩子们一生的阴影。


相信很多在国内上过初中高中的小伙伴们一定还对每天放学后站在校门口的小混混们记忆犹新吧。


一旦你在学校里“得罪”什么有来头的同学,那么放学后你就可能会被打。



与新西兰的校园霸凌时间相比,中国的一些案件中所涉及的手段和后果都更加严重。


曾经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案也可以说是因为校园霸凌而导致的。这起案件让马加爵这个长期受人嘲笑的被害者变成了施暴者,包括他本人在内的5个青年也因此丧命。


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并未设立专门应对校园霸凌的法律。处理校园霸凌只能援引《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处理。





如何判断孩子

是否遭受校园暴力?



每个孩子在遭受霸凌后的反应可能都有所不同。但是以下这几个普遍的现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定孩子是否遭受着霸凌。


●身上有难以解释的伤口(割伤、淤青)


● 与朋友相处的时间变少


● 会害怕到学校,或是害怕走路到学校,或者是害怕参加社团活动


● 对课程忽然变得没兴趣,或者表现较差


● 当回家后,常表现情绪低落之情况


● 会常常说自己头痛、胃痛、或其他胜利问题来缺课


● 睡眠品质下降,或是常做噩梦


● 忽然会变得食欲不振


● 出席率有突然的变化


● 缺乏自信及自我认同感






如何应对校园暴力


新西兰教育审查办公室报告还发现,83%的受访学生都表示他们在学校学习过,如果遭遇欺凌应该怎么说、怎么做。但许多学生都发现他们学到的方法并不管用。


报告指出,35%的受访学生表示,他们在作出回应后就没再被欺负了。然而,大多数学生(44%)却反映说,欺凌行为停止了一段时间后又死灰复燃了;16%的受访学生称欺凌没有停止;5%表示,在他们尝试对抗后,欺凌情况变得更加糟糕了。


学生们学习的三大主要策略是:



● 向老师或其他成人报告欺凌现象;


● 离开或忽略欺凌者;


● 使用非暴力方式替自己或他人抵抗欺凌。



许多学生采取的最常见的回应方式是将自己看到或遭遇的欺凌事件告诉成年人,而且父母是他们最常选择的倾诉对象。


然而,“性别酷儿”却特别不喜欢这样做,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不会告诉任何人说自己正遭受欺凌。


居高不下的欺凌率表明解决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欺凌问题的许多突出的驱动因素可能超出学校能够直接控制的范围,这些因素往往与学生父母的态度以及更广泛的社会问题有关。


在一场场校园霸凌事件中,没有任何人是胜利者。先驱酱希望更多人可以不再选择霸凌,受害者有勇气反抗,沉默者不再冷眼旁观,学校和家长可以真正重视问题,相关法规能够更加完善。


虽然人们似乎还没有什么能真正有效杜绝校园霸凌的手段。但先驱酱认为,在遭受霸凌时一定不能一味地懦弱和胆怯。一定要鼓起勇气,沉默和胆小换来的只会是施暴者的变本加厉。




近 期 热 门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